來源:
2024.10.23
20293
來源:上海證券報
在全球幾十億部手機中,每4部就有1部使用了水晶光電生產的光學元器件。這家扎根于浙江臺州的“隱形冠軍”,是如何從一家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成長為市值數百億元的行業龍頭,讓全球手機大廠競折腰?上海證券報調研組近期走進水晶光電,探訪其背后長期穩健成長的密碼。
二十年一路走來,水晶光電從一家小小的OEM代工廠,到如今成為具備光學薄膜、半導體光學、精密光學加工及自動化開發設計的ODM廠商。目前,公司紅外截止濾光片產能規模全球最大,產銷量占全球的30%以上;光學低通濾波器生產規模全球最大,占全球數碼相機所用該產品總量的60%以上。
水晶光電董事長林敏告訴記者,公司之所以能長期穩健成長,離不開成長型思維,離不開公司團隊始終秉持的風險意識與“自我革新”精神。“慢工出細活”,在水晶光電“一戰封神”的微棱鏡項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展望未來,林敏表示,公司將秉持“創新讓光學更強大,光學讓世界更美好”的理念,堅守光學賽道,以核心技術為軸,布局消費電子、車載光學、元宇宙光學三大板塊,構建成長的新曲線。
打造全球“技術抽屜”
在電影《阿凡達2》中,潘多拉星球的水世界水波浮動、光影變幻,如此視覺盛宴震撼了全球觀眾。鮮為人知的是,拍攝水下光怪陸離畫面的相機,需要一個核心光學影像零部件,這個小玩意就來自水晶光電。
“要找薄膜,就要找水晶。”這是一句在日本高端光學相機行業流傳的話。每2臺日本高端相機中,就有1臺使用了水晶光電的光影成像產品。這一成就的背后,蘊含了公司二十多年的研發、磨煉與成長。
2002年,水晶光電以安防設備起家。在之后的兩年里,公司瞄準行業需求,先后進入了柯達和索尼的產品供應商名單。2005年,公司得到三星公司的手機攝像頭濾光片樣品試制機會,并進入大客戶供應鏈。2008年,公司在深交所上市,邁入發展新階段。
公司產業版圖的擴張始終伴隨著技術的轉型升級,在此過程中公司也完成了從制造到創造的蛻變。在林敏看來,公司的技術發展路徑就像是打造一個“技術抽屜”。面對企業客戶給出的方案,公司將不同的技術組合形成一個“藥方”。有時候還缺“一味藥”,國際巨頭把客戶的力量及時補充進來,就能配出一副好藥。有了這個“技術抽屜”,面對企業方案中的疑難雜癥,就有了系統打法。
“與日本知名企業索尼、尼康等公司的多年合作,為我們打下了扎實的制造基礎。近些年,隨著與北美公司合作深入,我們意識到光有制造優勢已經不夠了,必須在技術創新上跟得上步伐。”林敏說。
“技術抽屜”的打造由此不斷升級。從研發投入來看,2021年至2023年,水晶光電研發投入總額逾10億元,平均研發費用率達7.46%。人才培養上,公司建設企業大學,并下設領導力學院和工程學院,為公司管理團隊和資深工程師隊伍培養、儲備人才。
此外,公司通過海內外并購等方式實現高速發展,陸續開拓了反光材料、鍍膜裝備等產業版圖,在德國、美國、日本等全球多地設立了辦事處。
從一個個理想的解決方案,到最后變為一條條高效的生產線,水晶光電積累了不少核心競爭力。發展至今,公司掌握了精密光學薄膜設計技術、微納光學技術、精密光學加工技術、軟件算法自動化技術等行業核心技術,技術體系完備,覆蓋了核心產業鏈。
攤開水晶光電的戰略版圖,可以看到公司的產品生態已經涵蓋元器件、模組及解決方案,布局了消費電子、車載光電、元宇宙光學三大行業,并已成為多家國內外頭部智能手機廠商、大疆等客戶的供應商。
堅持自我革新式成長
在業界,水晶光電以“穩”字著稱,這一特質與公司初創團隊的風格息息相關。天風證券副總裁趙曉光曾評價林敏:優點是很穩健,很有遠見,缺點是過于穩健,但這種特質恰恰適合光學這個產業屬性。
對此,林敏欣然接受,并表示:“我們一路穩健地朝前走,從一家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發展成上百億元資產的公司。支撐公司成長的重要基石有兩個:一是風險意識;二是自我否定理念。”
公司為何選擇一條極為穩健的道路?這或許要從林敏的從業經歷談起。
公司名字中的“水晶”二字,對于老一輩的臺州人來說并不陌生。1985年,浙江水晶廠在臺州椒江建成投產,隨后逐漸成為國內生產人造壓電水晶晶體規模最大的專業生產企業。后來從臺州走出的眾多光電行業的翹楚,都曾是水晶廠的員工,林敏曾是該廠的核心技術高層之一。
但是,水晶廠在做大后,走上盲目擴張之路,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、員工管理混亂,最終以失敗收場。經歷整個盛衰過程的林敏對此印象深刻:“從那以后,我們對決策十分審慎,認為決策必須安全穩健,必須對得起歷史。”
水晶光電經營管理的穩健之道,從公司的財報上便可以窺見一二:公司的賬上至今沒有一分錢的銀行貸款,同時保持著十分穩健的現金流,其賬目上的現金額總是與數月銷售總額相匹配。“銀行行長對我們公司又愛又恨。”林敏笑道。
穩健經營的同時,水晶光電又十分重視反思精神。2015年開始,公司成立了一個“內部改革機制組織”,針對內部的弊端進行及時調整與改正。“我們每年都在講要深化機制改革,實際上就是不斷地自我否定,人最難的就是自我否定。通過這種方式,我們更加冷靜地做決策,讓公司穩而快地前進。”言語之間,林敏神情堅毅。
此外,水晶光電十分重視戰略布局。作為星星集團資本賦能下的公司,水晶光電團隊始終堅持獨立的業務發展模式。高管團隊每年都會舉行一次“方針目標研討會”,總結當年度的工作,并規劃下一年的工作目標。在林敏辦公室的墻上,能夠看到公司決策層歷年開會時留下的合影。
穩健的行事風格加之持續不斷的自我革新,水晶光電呈現出高成長之勢。2021年至2023年,公司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4.42億元、5.76億元和6億元。今年上半年,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.27億元,同比增長140.48%。其中,光學元器件、薄膜光學面板、反光材料營收分別達12.45億元、9.45億元和1.84億元。
把握AI時代光學新機遇
調研水晶光電時,工作人員遞過來一個大約1厘米邊長的平行四邊形黑色方塊,上面鑲嵌著三面不同角度的玻璃,輕巧簡潔,在燈下折射出無數光線。
這個產品來自公司被業界譽為“一戰成神”的微棱鏡項目。該項目充分體現了“慢工出細活”的工匠精神。當時,北美知名手機廠商在全球范圍內尋求合作,洽談了四五家公司未果。水晶光電抓住機會,用四年時間、上千名工程師不懈鉆研,最終攻克難題,為客戶提供了滿意解決方案,打造了全球第一條先進的生產線。在此過程中,公司也完成了從單一元器件向光學模塊發展的里程碑式的跨越。
從技術上挖深一公里,在市場上也要多走幾公里。
2024年中秋節,林敏帶著一眾高管團隊前往公司在越南的生產基地考察。他發現越南本地員工的素質正在不斷提升,公司越南基地大有可為。
“產業轉移是一個必然趨勢,不能扭扭捏捏的,就像浙江講的地瓜經濟,藤蔓必須往外延伸。”林敏堅定地說。
與此同時,水晶光電持續深耕產業鏈。近日,公司參與設立的產業基金擬對光馳半導體進行投資。水晶光電表示,通過此次投資,公司將實現在半導體ALD關鍵技術領域的戰略性布局,以此把握未來中高端市場的拓展機遇。
作為一家走在產業前沿的公司,水晶光電目光所及的風景是怎樣的?林敏描述了一個元宇宙的世界。他舉例表示,AI大模型推動了AR產業的發展,全球的科技巨頭全方位投入硬件升級,使硬件迅速成熟。AR眼鏡作為AI最佳的載體,未來將有巨大的市場想象空間。
具體到公司行動,林敏表示,水晶光電在反射光波導技術上已布局多年,并將繼續沉淀,希望在未來一兩年內突破反射光波導的全球性量產難題。同時,公司將緊扣5G、AR/VR、生物識別等前沿應用領域,組建頂尖專家團隊,提前布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。
在林敏的書桌上,有一本攤開的書,書名為《重新定義公司:谷歌是如何運營的》。從水晶廠到水晶光電,林敏和他的團隊,還在持續更迭公司的經營之道。
其實,林敏已經找到了公司的經營之道:該慢的則慢,該快的則快。水晶光電將繼續深耕光學賽道,以薄膜光學、光學冷加工、半導體光學、光學系統設計等核心技術為軸,布局消費電子、車載光電、元宇宙光學三大行業,構建成長第二、第三曲線。

來源:上海證券報
點擊左下角“閱讀原文”
在全球幾十億部手機中,每4部就有1部使用了水晶光電生產的光學元器件。這家扎根于浙江臺州的“隱形冠軍”,是如何從一家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成長為市值數百億元的行業龍頭,讓全球手機大廠競折腰?上海證券報調研組近期走進水晶光電,探訪其背后長期穩健成長的密碼。
二十年一路走來,水晶光電從一家小小的OEM代工廠,到如今成為具備光學薄膜、半導體光學、精密光學加工及自動化開發設計的ODM廠商。目前,公司紅外截止濾光片產能規模全球最大,產銷量占全球的30%以上;光學低通濾波器生產規模全球最大,占全球數碼相機所用該產品總量的60%以上。
水晶光電董事長林敏告訴記者,公司之所以能長期穩健成長,離不開成長型思維,離不開公司團隊始終秉持的風險意識與“自我革新”精神。“慢工出細活”,在水晶光電“一戰封神”的微棱鏡項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展望未來,林敏表示,公司將秉持“創新讓光學更強大,光學讓世界更美好”的理念,堅守光學賽道,以核心技術為軸,布局消費電子、車載光學、元宇宙光學三大板塊,構建成長的新曲線。

水晶光電最近九年業績情況
凈利潤(萬元)
打造全球“技術抽屜”
在電影《阿凡達2》中,潘多拉星球的水世界水波浮動、光影變幻,如此視覺盛宴震撼了全球觀眾。鮮為人知的是,拍攝水下光怪陸離畫面的相機,需要一個核心光學影像零部件,這個小玩意就來自水晶光電。
“要找薄膜,就要找水晶。”這是一句在日本高端光學相機行業流傳的話。每2臺日本高端相機中,就有1臺使用了水晶光電的光影成像產品。這一成就的背后,蘊含了公司二十多年的研發、磨煉與成長。
2002年,水晶光電以安防設備起家。在之后的兩年里,公司瞄準行業需求,先后進入了柯達和索尼的產品供應商名單。2005年,公司得到三星公司的手機攝像頭濾光片樣品試制機會,并進入大客戶供應鏈。2008年,公司在深交所上市,邁入發展新階段。
公司產業版圖的擴張始終伴隨著技術的轉型升級,在此過程中公司也完成了從制造到創造的蛻變。在林敏看來,公司的技術發展路徑就像是打造一個“技術抽屜”。面對企業客戶給出的方案,公司將不同的技術組合形成一個“藥方”。有時候還缺“一味藥”,國際巨頭把客戶的力量及時補充進來,就能配出一副好藥。有了這個“技術抽屜”,面對企業方案中的疑難雜癥,就有了系統打法。
“與日本知名企業索尼、尼康等公司的多年合作,為我們打下了扎實的制造基礎。近些年,隨著與北美公司合作深入,我們意識到光有制造優勢已經不夠了,必須在技術創新上跟得上步伐。”林敏說。
“技術抽屜”的打造由此不斷升級。從研發投入來看,2021年至2023年,水晶光電研發投入總額逾10億元,平均研發費用率達7.46%。人才培養上,公司建設企業大學,并下設領導力學院和工程學院,為公司管理團隊和資深工程師隊伍培養、儲備人才。
此外,公司通過海內外并購等方式實現高速發展,陸續開拓了反光材料、鍍膜裝備等產業版圖,在德國、美國、日本等全球多地設立了辦事處。
從一個個理想的解決方案,到最后變為一條條高效的生產線,水晶光電積累了不少核心競爭力。發展至今,公司掌握了精密光學薄膜設計技術、微納光學技術、精密光學加工技術、軟件算法自動化技術等行業核心技術,技術體系完備,覆蓋了核心產業鏈。
攤開水晶光電的戰略版圖,可以看到公司的產品生態已經涵蓋元器件、模組及解決方案,布局了消費電子、車載光電、元宇宙光學三大行業,并已成為多家國內外頭部智能手機廠商、大疆等客戶的供應商。

堅持自我革新式成長
在業界,水晶光電以“穩”字著稱,這一特質與公司初創團隊的風格息息相關。天風證券副總裁趙曉光曾評價林敏:優點是很穩健,很有遠見,缺點是過于穩健,但這種特質恰恰適合光學這個產業屬性。
對此,林敏欣然接受,并表示:“我們一路穩健地朝前走,從一家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發展成上百億元資產的公司。支撐公司成長的重要基石有兩個:一是風險意識;二是自我否定理念。”
公司為何選擇一條極為穩健的道路?這或許要從林敏的從業經歷談起。
公司名字中的“水晶”二字,對于老一輩的臺州人來說并不陌生。1985年,浙江水晶廠在臺州椒江建成投產,隨后逐漸成為國內生產人造壓電水晶晶體規模最大的專業生產企業。后來從臺州走出的眾多光電行業的翹楚,都曾是水晶廠的員工,林敏曾是該廠的核心技術高層之一。
但是,水晶廠在做大后,走上盲目擴張之路,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、員工管理混亂,最終以失敗收場。經歷整個盛衰過程的林敏對此印象深刻:“從那以后,我們對決策十分審慎,認為決策必須安全穩健,必須對得起歷史。”
水晶光電經營管理的穩健之道,從公司的財報上便可以窺見一二:公司的賬上至今沒有一分錢的銀行貸款,同時保持著十分穩健的現金流,其賬目上的現金額總是與數月銷售總額相匹配。“銀行行長對我們公司又愛又恨。”林敏笑道。
穩健經營的同時,水晶光電又十分重視反思精神。2015年開始,公司成立了一個“內部改革機制組織”,針對內部的弊端進行及時調整與改正。“我們每年都在講要深化機制改革,實際上就是不斷地自我否定,人最難的就是自我否定。通過這種方式,我們更加冷靜地做決策,讓公司穩而快地前進。”言語之間,林敏神情堅毅。
此外,水晶光電十分重視戰略布局。作為星星集團資本賦能下的公司,水晶光電團隊始終堅持獨立的業務發展模式。高管團隊每年都會舉行一次“方針目標研討會”,總結當年度的工作,并規劃下一年的工作目標。在林敏辦公室的墻上,能夠看到公司決策層歷年開會時留下的合影。
穩健的行事風格加之持續不斷的自我革新,水晶光電呈現出高成長之勢。2021年至2023年,公司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4.42億元、5.76億元和6億元。今年上半年,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.27億元,同比增長140.48%。其中,光學元器件、薄膜光學面板、反光材料營收分別達12.45億元、9.45億元和1.84億元。
把握AI時代光學新機遇
調研水晶光電時,工作人員遞過來一個大約1厘米邊長的平行四邊形黑色方塊,上面鑲嵌著三面不同角度的玻璃,輕巧簡潔,在燈下折射出無數光線。
這個產品來自公司被業界譽為“一戰成神”的微棱鏡項目。該項目充分體現了“慢工出細活”的工匠精神。當時,北美知名手機廠商在全球范圍內尋求合作,洽談了四五家公司未果。水晶光電抓住機會,用四年時間、上千名工程師不懈鉆研,最終攻克難題,為客戶提供了滿意解決方案,打造了全球第一條先進的生產線。在此過程中,公司也完成了從單一元器件向光學模塊發展的里程碑式的跨越。
從技術上挖深一公里,在市場上也要多走幾公里。
2024年中秋節,林敏帶著一眾高管團隊前往公司在越南的生產基地考察。他發現越南本地員工的素質正在不斷提升,公司越南基地大有可為。
“產業轉移是一個必然趨勢,不能扭扭捏捏的,就像浙江講的地瓜經濟,藤蔓必須往外延伸。”林敏堅定地說。
與此同時,水晶光電持續深耕產業鏈。近日,公司參與設立的產業基金擬對光馳半導體進行投資。水晶光電表示,通過此次投資,公司將實現在半導體ALD關鍵技術領域的戰略性布局,以此把握未來中高端市場的拓展機遇。
作為一家走在產業前沿的公司,水晶光電目光所及的風景是怎樣的?林敏描述了一個元宇宙的世界。他舉例表示,AI大模型推動了AR產業的發展,全球的科技巨頭全方位投入硬件升級,使硬件迅速成熟。AR眼鏡作為AI最佳的載體,未來將有巨大的市場想象空間。
具體到公司行動,林敏表示,水晶光電在反射光波導技術上已布局多年,并將繼續沉淀,希望在未來一兩年內突破反射光波導的全球性量產難題。同時,公司將緊扣5G、AR/VR、生物識別等前沿應用領域,組建頂尖專家團隊,提前布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。
在林敏的書桌上,有一本攤開的書,書名為《重新定義公司:谷歌是如何運營的》。從水晶廠到水晶光電,林敏和他的團隊,還在持續更迭公司的經營之道。
其實,林敏已經找到了公司的經營之道:該慢的則慢,該快的則快。水晶光電將繼續深耕光學賽道,以薄膜光學、光學冷加工、半導體光學、光學系統設計等核心技術為軸,布局消費電子、車載光電、元宇宙光學三大行業,構建成長第二、第三曲線。
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水晶光電作為信息交互領域的全球光學專家,提供從核心元器件到模組及解決方案的一站式專業服務。公司產品橫跨消費電子、車載光電、元宇宙三大賽道。水晶光電堅持“全球化、技術型、開放合作”的戰略指導方針,堅守光學賽道以核心技術為軸,拓展消費級應用場景,構建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成長曲線,實現企業的周期性跨越,成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學專家。